2016年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为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头、起好步, 电白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:
一、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改善全区交通条件
加大统筹协调,处理好工农关系,完成深茂铁路电白段征拆和“三电”迁改工作,完成汕湛高速征地拆迁任务,确保这两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顺利施工,拉大我区对外交通框架。完成包茂大道南建设工作任务。完成迎宾大道北改造。加快水东大道镇东段建设。动工建设登步路、兴华路。完成登步大桥建设任务。支持配合水东湾跨海大桥施工。加快观珠高速出口至沙琅一级公路(一期)改造。规划建设水东至霞洞道路。推进(电白)现代铁路货场、林头客运中心、水东湾城区客运中心前期工作。进一步抓好农村公路改造,改善农村公路网络。加强道路交通管理。贯彻落实茂名市政府《关于对我市城乡道路两侧建设实施规划控制的通知》,分路分段落实责任,整治道路两侧及重点地区违法建筑。坚持严管重罚,强化源头治理,严查车辆非法改装,严厉查处超限超载污染路面行为。
二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,做大做强主导产业
抓好工业园区扩能增效。继续按照“产业集聚、扩能增效”的发展思路,以“一园多区”的模式,进一步完善江高(电白)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及反哺创业片区、六韬珠宝片区、中润片区、市民配套片区的基础设施,加快推进林头片区、沙院片区、粤西新材料片区、南药片区建设,促进入园企业尽快上马,扶持在建企业早日投产,引进发展一批新的项目,进一步做大园区经济,增强园区活力和辐射带动能力。支持广东冠利海洋生物片区建设,加快推进沙琅龟鳖产业园建设,启动皮鞋工业园项目,规划建设国家级香精香料产业基地,打造新的工业载体,推动工业集聚发展。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,加快推进乙烯后加工、数码科技、年产20万吨活性肽生物工程、天然乳胶生产基地等现代产业项目建设。着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。推动科技创新驱动,注重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双提升,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,助推我区食品加工(含水产品加工)、香精香料、针织纺纱、电器、制鞋、制衣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,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。
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紧紧抢抓包茂高速通车的机遇,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,以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,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,发展智慧旅游。做好“一湾二岛三山四泉五园”旅游规划,努力打造“到电白来看海”的特色旅游品牌。支持南海旅游岛创建国家4A景区。加快荔枝公园项目建设。力争启动浮山岭国际旅游度假区、野生动物园、海洋世界以及御水古温泉二期等旅游项目。加快粤西农副产品综合交易中心、亿丰全球家居生活广场等项目建设,着力打造现代物流基地。争取茂名粤西日用百货、服装批发城年内投入使用。发挥产业优势,规划建设海产品、干果批发市场。加快万达广场、进达汽车城、广物汽贸配件城项目规划建设工作。加大服务力度,促使沃尔玛电白店早日进驻营业。落实国家出台的房地产去库存系列政策措施,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。发挥京东(茂名)特产馆、母婴体验馆带动作用,推进电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、快递下乡工程和电商服务业,规划建设电商物流园,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。全面深化与京东、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,推动电子商务在全区农村全面铺开。发展建筑业“总部经济”,做大做强电白建筑业。加快发展互联网、现代金融、文化创意、养老保险等新兴服务业,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。
三、坚持中心城区扩容提质,加快水东湾城区建设
加快“一体两翼”发展,继续抓好水东城区“七路一桥一广场”等市政设施项目建设。动工建设特色商业街。继续完善忠良街、油地码头配套设施。开展水东湾环境综合整治,建设海滨栈道、绿道、寨头湿地公园、水库公园。加快森高海堤合拢,实现水东湾海堤闭合。继续抓好水东城区道路黑底化。抓好西湖改造及旧城区、城中村、城市防涝排污系统改造。建设水东湾截污工程,净化水东湾。加快水东湾城区引罗供水工程建设进度,完善城区供水设施。全面实行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。建设城区停车收费智能化系统。进行人民路、海滨大道等主要街区建筑立面整治、规范广告设置,进一步绿化美化城区,对城区进行精细化管理,进一步提升城区品位和形象。启动登步新区建设,带动陈村片区发展。支持“三大平台”发展,加快高地片区、南海片区建设。加快水东湾综合整治开发项目,力争年内完成大桥主桥桩、滨海路南段建设,修通南海半岛滨海绿道。抓紧推进海洋公园(一期)工程建设。加快推进高地智慧城项目,抓好路网工程建设,加快水质净化厂、歌美海公园建设工程。
四、坚持协调发展,开创镇街发展新局面
重视“三农”工作。抓好水利示范县项目建设,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,稳定粮食生产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进一步推进水果、水东芥菜、花卉苗木、沉香、龟鳖、红心鸭蛋、小耳花猪等特色种养品牌产业化。延伸农业产业链,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和农产品加工,加快构建一镇一品、一村一业的农业产业化格局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,推广良种良法。研究水果保鲜技术,延长荔枝保鲜期。加大农业龙头企业、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,力争年内新扶持发展4家省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。利用“互联网+”,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。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。推进渔业生产,扩大深水养殖面积。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。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,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,发挥惠农信贷作用。抓好农业科技培训,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。
加快镇街城镇化步伐。落实支持基层发展措施,改善镇街发展环境。大力搞好镇街和村庄规划,严格打击控制违建和违法用地,按照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,充分利用“三旧改造”政策,盘活土地资源,推进各镇街和中心村建设。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,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,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。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,加快“广东名镇”“广东名村”建设申报,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,打造一批设施齐全、产业突出、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亮点,建设美丽乡村。
五、坚持绿色发展,着力改善生态环境
推进污染治理和节能降耗。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,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,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和监督性检测,促使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。抓好重点企业节能降耗,淘汰落后产能,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,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。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,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5万吨扩容,新建水东安乐片区污水处理厂,用2年时间完成每个镇街污水处理厂建设,改善城乡人居环境。
加强生态建设。倡导“绿水青山”,注重造林绿化,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。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,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、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农村工矿企业污染监管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,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,大力弘扬和发展环境文化,倡导生态文明。
扎实推进节约集约用地。推进区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和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工作,实施土地整治工程,切实保护耕地,节约集约用地。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开发,严厉打击乱采乱挖、无证开采、破坏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。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。
六、坚持深化改革,增强经济发展活力
深入推进各类改革。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创新。扩大零基预算试点。研究编制三年滚动预算和镇级基层运转补助经费使用办法。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。盘活存量资金,统筹用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。加大重大项目资金管理和政府性债务管理。继续抓好农村普惠金融工作。积极推广PPP融资模式,拓宽融资渠道。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,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编制镇级部门权责清单。深化农村农业各项改革,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,完成城乡综合执法体系改革。
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。加强与兄弟区(市)合作,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。实施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发挥沿海经济带联盟的优势。抢抓包茂高速公路通车带来的机遇,力争建立与包茂沿线地区部门联席会议制度,推动区域经济合作。抓好外经贸工作,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,促进外贸出口。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,吸引客商到电白投资兴业,大力发展电白实体经济。大力加强项目追踪,促使有意向企业早日落户,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。
七、坚持共享发展,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
打造教育高地。继续加大资金投入,巩固教育创强成果,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加强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。加快建设区第四小学。继续支持茂名职业技术学院、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、广州科技职业学院建设。切实抓好教育教学改革,注重德育教学,提高教学质量水平。整合师资力量,公开选拔充实校长人才库。
发展各项社会事业。抢抓省建设卫生强省契机,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,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,着力引进高技术医疗人才,努力推进卫生强区工作。进一步落实就业政策,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及劳动技能培训等方式,大力推进大众创新、万众创业,促进创业带动就业。实施全民社保工程,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保医保一体化,扩大职工社保覆盖面,实施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。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。扎实开展第三轮扶贫攻坚工作,全力抓好物质扶贫、智力扶贫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。继续推进区体育中心、图书馆新馆及城区广场文化设施等建设,改善群众文化活动场地。推动文化惠民工程,强化文化市场管理。贯彻落实全面放开“二孩”政策工作。扎实打好基层计生基础。加快推进殡葬改革步伐,坚决执行“一票否决制”。进一步落实社会救助管理机制。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,发展养老服务业。着力落实双拥优抚安置工作,完善涉军维稳机制。加快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建设。着力抓好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法制、司法、人防、打假、打私、食品药品安全、物价、粮食、妇女儿童、对台、监察、审计、科技、地震、档案、地方志、慈善、老区、消防和统计等各项工作。
推进平安电白建设。强化安全生产工作,注重公共安全,抓好信访维稳工作,健全应急处置机制。建设电白看守所二所和戒毒所。坚持打防结合,深入开展治安重点整治,大力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,深化打击整治涉枪、涉毒、涉电信诈骗及银行卡犯罪,不断增强严打高压态势。深化平安电白、法治电白建设,打防结合,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加强群防群治,落实治本措施,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。
八、坚持加强自身建设,构建服务信用法治廉洁政府
建设服务政府。坚持为人民服务理念,做到听取民意,惠及民生。坚持开展领导干部“三集中”服务企业发展活动,积极解决企业反映问题。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,提高政府工作效能。
建设信用政府。做到言必行,行必果。坚持以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的韧劲,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工作落实,做到干一件成一件,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,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人民。
建设法治政府。坚持在区委领导下,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,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,做到依法行政、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。抓好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。抓好“七五”普法、“一村一律师”等工作。
建设廉洁政府。深化“三严三实”教育成果,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不断加强作风建设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共同研究、共同部署,同抓落实。抓好源头预防,加强制度建设,加强行政监察、审计监督,强化监督问责倒逼工作落实。支持监察机关开展工作,认真查处不作为、慢作为及违法乱纪行为,营造风清气正环境。